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热点新闻

在河南博物院的展厅里,国宝云纹铜禁总是能吸引观众驻足观赏

所属分类:热点新闻    发布时间: 2020-06-18    作者:admin
  分享到:   
二维码分享

(文化视点·听文物讲故事·图文互动)(3)云纹铜禁:“美酒虽好,切勿贪杯”

这是河南博物院展厅里云纹铜禁上的龙形附兽(2019年11月18日摄)。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

新华社郑州7月6日电题:云纹铜禁:“美酒虽好,切勿贪杯”

新华社记者桂娟、李文哲

撸串喝酒,是不少市民一天中.为放松的时刻。假如穿越2000多年,当时聚众饮酒却是要被处以刑罚的。

“那时的周朝人把盛放酒具的案台取名为‘禁’,以警示自己。他们认为嗜酒无度是夏商亡国的重要原因,还颁布了禁酒令:民众不可聚众饮酒,王公诸侯在祭祀时才能饮酒。”河南博物院副研究员向祎说。

在河南博物院的展厅里,国宝云纹铜禁总是能吸引观众驻足观赏。它见证了中国..个禁酒时代,是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、中国首批64件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之一。

十二条龙形附兽昂首鼓腹翘尾,头顶的冠饰与两旁的角饰均为浮雕透孔云纹,如在云端。兽首面向案台张嘴吐舌,舌头翻卷至台面之上,似乎在盯着案台上的美酒,垂涎欲滴。灯光下的云纹铜禁造型瑰丽,很少有人知道,其出土时是怎样一堆碎块。

“在修复室打开麻袋一看,倒吸了一口凉气。就是个光板铜案,一个边儿还塌陷了一多半,附兽、座兽全部脱落,无数云纹也剥落缺失了,面目全非。”河南博物院修复师王琛说。

1981年,王琛21岁,参加工作3年。他的父亲王长青,我国青铜古器文物修复界的大家之一,被返聘回河南博物院主持云纹铜禁等一批青铜重器的修复工作。

出自河南淅川下寺楚墓的云纹铜禁,距今至少2500年,一堆青铜碎梗,整形、加固、补配、錾花、大焊、铸接、黏接、着色、作锈……王琛跟随父亲的团队,历时3年多,用了多达20种工艺,.终使云纹铜禁重放异彩。

据修复者观察、分析与研究,云纹铜禁以失蜡工艺铸造,在器表之内,用四层粗细不同的铜梗加固支撑,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.早的失蜡工艺铸件,将中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100年。

时至今日,我国共出土禁类器物不足十件。史书记载,中国.晚在夏朝已掌握了人工酿酒的技术。周朝初年,农业尚不发达,酿酒的原料谷物产量不高,老百姓一般消费不起美酒。

“酒在当时可是奢侈品。”向祎说,禁酒令主要是针对大夫、士人等统治阶层颁布的,并不是单纯地完全禁止饮酒。所谓“酒以成礼”,诸如祭祀、侍亲等礼仪活动中都是必须备酒的,饮酒至醉并非大错,但因醉失礼就是大不敬了。

通过冰箱贴、首饰、文件夹等文创产品,云纹铜禁的禁酒故事仍在流传。“我们设计的这款冰箱贴,一只小醉猫横躺于酒案之上,爪里仍握一瓶酒,憨态可掬的神情仿佛在提醒人们‘美酒虽好,切勿贪杯’。”河南博物院文创办主任宋华说。


(责编:杜佳妮、鲁婧)

(本文转载至人民网,如有侵权,请联系,立即删除)


Copyright © 陕西精诚展览装饰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    网站地图     RSS     XML     备案号:陕ICP备06002596号